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仓廪实、天下安,40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正从“吃饱”向“吃好”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近几年来,很多省市也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品供给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将粮食产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以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为例,五年来,吉林大米不断推进品牌建设,建联盟、搭平台、立标准,坚决贯彻国家号召,发挥吉林农业大省的优势,牢记“粮食也要打品牌”“你们是品牌”的指示。发挥品牌影响力,让大家吃到好吃、营养、更安全的吉林大米,让大家真正做到“吃好”。
从源头把控品质,让人们真正“吃好”
吉林大米的品质在几年内不断攀升,除了人们对吉林大米品牌的认知度不断攀升外,其品质也是有口皆碑。为了更好的保证大米品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动吉林省粮企与合作社联合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实行标准化的“五统一”管理,种、肥、药由企业统一采购,再统一组织合作社农民播种、耕作,在源头保证大米质量安全可控。在现在的种植基地,已经全面实现了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追溯,科学的耕作和统一的管控,从源头确保水稻安全,保障吉林大米品质,让大米的品质有进一步提升。而且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平均年积温维持在2700—3200度,无霜期120天—160天,十分适合水稻生长,天然的条件为优质水稻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让大家吃到真正好的大米。
品牌含金量足,“吃好”更重要
粮食足则天下安,粮食安全事关全局。所以不只品质过关,安全上更要做到万无一失。对此,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特别制定了《吉林大米质量标准》以及“吉林稻花香”“吉林长粒香”“吉林圆粒香”“吉林小町”4个品种的质量标准,用“标准”统一质量,保证吉林大米的品质安全。所有进入市场流通的吉林大米都要经过层层筛选,外观、加工精度、杂质等都有严格的量化标准,特级吉林大米必须颗颗饱满、粒粒优质,严苛程度高于国家标准。这也让吉林大米成了“放心粮”的代名词,品牌含金量不断递增,口碑也逐步攀升,真正满足大家从吃饱到吃好的需求转变。
5年多的品牌建设之路,吉林大米坚持贯彻国家号召,在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大米品质,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做让百姓信得过,有品质的放心粮。